事发多日后,天津港大爆炸涉事企业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下称瑞海国际)的安全评价报告终于低调公布。为其提供安评服务的天津中滨海盛卫生安全评价监测有限公司(下称中滨海盛)官网近日恢复登录,并放出瑞海国际的安评报告。
这份 《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跃进路堆场改造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备案稿)》显示,瑞海国际在安全预评价中曾被指出了5类40个安全问题,在安全验收报告中则又被指出24个安全隐患需要整改,但问题中并不涉及与居民区的距离。
中滨海盛网重开删除多项内容
作为为瑞海国际提供安评服务的安评公司,中滨海盛的官网曾在爆炸事故后的第三天,即8月14日就开始无法打开。
这次中滨海盛网站恢复正常的时间不得而知。但恢复后,网站上的项目公示仅剩瑞海国际的涉事项目一项,上传时间则为8月15日13时11分。然而,在8月19日的天津港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还表态,称“安评环评报告现在还没有被公开”。
新版的网站上,中滨海盛的介绍也有了相当的改动。此前,曾披露中滨海盛的股权结构中具有权力背景,而网站也曾介绍公司系原天津市海橡安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同组建成立,但新网站上这些内容均已消失。
报告称选址“符合规定”
这份低调公开的报告,161页,包括验收评价报告的正文和多份附件。该报告称,瑞海国际危险品仓库工程的地址与周围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的距离符合规定。
天津港爆炸后,多家媒体指出,按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米。
而瑞海国际堆场占地面积46226.8平方米,应该执行1000米红线规定,但居民区万科清水湾仅距事发地600米。虽然报告没有提到万科清水湾,但也列明距离西侧的天滨公寓970米,以及距离西侧的海滨高速公路约310米,西侧的津滨轻轨东海路站420米,结论却是“符合规定”。
此前新华社报道,瑞海国际副董事长、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长董培军的儿子董社轩称:“当时做安评时,第一家安评公司说距居民楼太近,不符合规定。后来瑞海国际董事长于学伟说别管了,他来弄,后来就弄下来了。”
曾先后整改64个问题
这份安评报告显示,在安全预评价中,安评公司曾先后指出40个安全隐患,其中装卸工艺和设备设施项目就占22个,包括诸如库房设计不合格等多项内容,但均已整改。
此外,在安全验收报告中,总计179项验收内容,共19项不合格,3项部分合格。最终安评报告列出的隐患整改意见多达24项。包括“企业没有指定特种设备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建议企业应该完善”“集装箱堆场各类货品的相互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且存在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集装箱堆码超过两层,其他危险货物集装箱有超3层堆码的问题”等。
在附件安全整改情况中,这24项安全隐患2015年2月已整改。
专家组组长来自天津港集团
除去被诟病距离的问题外,安评附件中还有一处值得关注,即在公司持股45%的舒铮也持有危险货物运输岸上管理人员资格证。舒铮称,自己对瑞海国际并不了解,只是朋友借用了自己的身份证。
无论如何,2015年2月2日,瑞海国际的项目验收审查会在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召开。安评报告附件中的验收技术审查专家组意见显示,该会议由天津水运安全评审中心主持,并挑选了6名专家进行审查。
在关键的现场勘验中,专家提出“现场安全生产措施基本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较健全”。
虽然文件显示有专家组名单的附件,但安评文件公示中并未包含该名单,专家组组长的签名为“郑树国”。
而在2012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的港口设施保安专家库中可以看到,郑树国为天津港集团公司安监部专家。记者未能联系到郑树国本人。